立冬将至!这波冷空气超凶,明天跌破10℃!4类人群要警惕降温

  冷得人耳朵冰欠!脚杆都在打!闪!闪!目测满大街又都是樟脑丸的味道——因为压箱底的秋裤要登场了!

  低温加重的心绞痛、心梗、猝死。降温天气,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从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引发心绞痛、心梗、猝死等疾病!

  此外,冬季因排汗减少,饮水量减少,水分摄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或病情恶化。

  建议:及时补充水分(每天不能低于2000ml水),降低血液黏稠;忌食生冷食物;减少晨练,保持情绪稳定。

  温差大易诱发脑卒中、脑血栓。冬季是中风的高发季节,且中风常起病急骤,危害极为严重。中老年是中风的高发人群。

  建议:冬季做好保暖工作胜过药物治疗,尤其是头部保暖。建议冬季养成戴帽子的习惯,可以减少热量散失,更可以减少脑部血管收缩引起的各种不适。

  规律饮食和运动。天气虽冷,切记不要吃太多大鱼大肉类的菜肴。同时保持运动。在室内走走,打打太极,也比坐着不动强。

  天气转凉,呼吸道的保护能力下降,干冷的空气,以及粉尘,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老慢支、慢阻肺等疾病的病情。免疫力差的老人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感染。

  积极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在有空调或暖气的房间可使用加湿器,天气好的时候,应定时给室内通风。

  老人应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如果出现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因为症状轻就忽视它。

  冬天路面湿滑,衣物厚重,老人很容易摔跤,出现骨折的现象也明显增多。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容易导致原有的内科系统疾病加重,以及泌尿系统感染、褥疮、肺炎等并发症。

  建议:预防跌倒永远是第一位。在厕所、浴室安装防滑扶手,在过道安装小夜灯,给地板打防滑地板蜡等。给老人买的鞋子最好有防滑功能。

  《黄帝内经》指出:“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其意思:人们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

  阳气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因此,冬季养生不能因为天气寒冷就把自已关在屋子里,人体要适当感受天地间的寒凉之气,走到室外,激发身体的潜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不过冬季晨练,不可太早,等太阳出来后开始比较好。适宜的运动为:散步、慢跑、打太极、敲打健身球等。

  “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就是说入冬后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并且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

  此外,还要因人而异,“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冬季可以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甲状腺素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如: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民谚有云:“冬日白菜美如笋”、“百菜不如白菜”、“白菜豆腐保平安”……冬天天气干燥,多吃白菜,可滋阴润燥、护肤养颜。白菜帮中含有叶绿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营养成份高于白菜心,吃的时候注意不要丢弃。

  润肺止咳吃白萝卜。中医认为肺乃“娇脏”,是外邪首先侵袭的脏腑,立冬以后需要特别呵护,白萝卜有一定的润肺止咳功效。白萝卜可促进消化,熟吃补气。此外,生食白萝卜时,其辛辣成分能促进胃液分泌、调整胃肠机能、还有消炎的作用。

  供稿:锦江区龙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郑慧、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研究室李悦琳,综合成都商报四川名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手机计步器怎么知道我们走了多少步?谜底揭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