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怪了,本编洗了这么多年的澡,从来都是遵从“从上到下”的原则,洗澡不能先洗头之说,到底从何而来,又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文章说的是,进入秋季,气温回落,天气转凉,但对于身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进入秋季就意味着危险又一次来临。

秋季之后,气温降低,导致人体血管壁的轻度收缩,使血管变脆。这对于健康人来说没有影响,但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其血压偏高、血管狭窄,再加上血管壁的收缩,危险系数直线上升。秋冬季节先洗头时,血液一下子就集聚到头部,会导致头部血流不畅,可能使心血管疾病患者诱发不测。

求证中,专家们普遍对这种说法不认可,认为“先洗头会丧命”之说有些骇人听闻。专家表示,于身体健康的人而言,只要水温适中,先洗头也无妨,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才需先洗四肢再洗头。
如今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已经超越癌症成为“头号杀手”,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对健康危害极为严重。
秋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的高发期,进入秋季心血管患者洗澡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洗澡第一步:先洗脸。当你进入浴室后,热水一开,就会产生蒸汽,而人的毛孔也会随之扩张,此时应该立刻洗脸,否则会将脸上积累了一天的脏东西带入毛孔,引起青春痘。而且,洗脸水不宜过烫,容易使皮肤失去油脂的保护,产生皱纹。刚进入浴室时,洗澡水还不是很烫,建议用40℃以下的温水洗脸。
洗澡第二步:洗身体。洗澡开始后,水温可以偏热,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扩张毛孔,将身体上的污垢彻底排出。研究表明,人体每排出一公斤汗水,就可带走540卡热量。让自己在40℃以上的热水里淋浴10分钟左右,就可消耗200卡热量。但是,东京煤气都市生活研究所提醒大家,最近天气转热,洗澡水最好不要超过50℃,否则会导致血压快速下降,有中暑的危险。
洗澡第三步:再洗头。洗澡时,头发在蒸汽中得以滋润,因此,洗完身体后才是洗头的最佳时刻。先将头发在水中充分湿润,再涂上洗发水,把头发置于顶部搓揉片刻,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均匀抹上护发素,轻轻按摩3~5分钟,并用宽齿的梳子理顺,再洗净。最后,用清水彻底冲淋全身。

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做好秋冬季心血管疾病预防措施,主要从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好血压、合理膳食等方面入手。
生活方式要健康:一项研究指出,和抽烟的人相比,成功戒烟人士的中风风险会降低25%,而心肌梗塞更是下降了67%。因此,戒烟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很重要。
血压要控制好:由于秋冬季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较春夏季节稍高,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的变化,定期复诊,如果血压有波动要及时就诊。

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高脂、高盐、高糖、高尿酸食物和太多进补,应选择清淡、少盐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同时避免过饱。
要注意保暖: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减弱,对天气适应能力减弱,心血管疾病更易发作或复发。因此,一定要注意天气冷暖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锻炼需合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晨练,宜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锻炼,如中午或下午,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控制好体重,但避免登山、快跑等剧烈的体育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