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医话 这样运动才能睡得好

  读心医话 这样运动才能睡得好?我们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于睡眠,睡眠不仅可以保存能量、促进代谢,还能增强免疫、提高抵抗力。我们可能有这种体会,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疼痛感,降低免疫反应(抵抗力下降,更容易生病),还会增加沮丧、愤怒、烦躁等负面的情绪体验。此外,良好睡眠还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学习记忆能力。

  提高睡眠质量需要学会运动。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适量的运动可以减少失眠的体验,也有研究表明,完成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后,患者主观感觉入睡加快、总睡眠时间增加。运动能够加快新陈代谢,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使我们心情变得愉悦,从而提升睡眠质量。

  情景一:职员小赵听说运动能够帮助睡眠,她每天晚上夜跑5km,结果却是身体疲惫不堪,晚上兴奋得睡不着。

  情景二:张同学一直喜欢宅在家里,几天前跟同学去打了一场球后全身酸痛、疲惫不堪,好像几天没有睡觉一样。

  情景三:徐老师每次运动后都觉得自己的身体放松了许多,压力释放的同时睡得也安稳了。但他也发现一旦没有坚持,总是回到老样子。

  情景四:王爷爷看电视说运动有助于睡眠,他也很想去尝试,但跑步、游泳那些活动对他来说过于激烈了,他感到很苦恼。

  运动时人体内消耗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肌肉运动,另一部分转换为热能,使身体发热。情景一的小赵在睡前大量运动,体温升高会让大脑和身体都处于兴奋的状态,不利于进入睡眠。

  高强度运动后还会产生堆积大量的乳酸,传导到中枢神经后刺激大脑内啡肽的分泌,从而让人更加兴奋、更加清醒,大脑更加活跃。就像情景二的张同学,剧烈运动后身体和精神都异常亢奋,神经活跃,这时睡眠不易维持。

  运动强度过大,时间持续过长都不利于睡眠的维持,以身体轻度出汗为宜。科学研究表明单次运动对睡眠的改善和维持作用并不明显,提倡持续短时间(30min),低强度(最大心率的75%)的运动,因此建议情景三的徐老师还是坚持合理锻炼为宜。

  关于运动项目方面,有氧运动效果更好。快走、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都是很好的选择。除此,中国传统武术、太极、瑜伽,伸展,呼吸运动等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更合适,情景四的王爷爷可以尝试这些比较轻的肌肉练习。

  2.该牺牲的不是你的睡眠和运动,而是那些赖在沙发上的时间。改掉坏习惯,规律运动,才有助于睡眠品质的维持;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称号,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羊城好医生称号。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师承北京广安门名中医仝小林教授、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河南中医学院李发枝教授,在中医学术和医德医技方面深受名老中医熏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伤寒六经”“脾胃论”为主的中医理论指导体系,尤其擅长运用“伤寒六经辨证”“脾胃论”相关理论指导治疗焦虑障碍、抑郁发作、睡眠障碍、惊恐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睡眠相关疾病。

  接受过系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婚姻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治疗等各流派心理治疗专业培训,灵活采用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游戏、情志相胜疗法等多种疗法,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抑郁发作、各类神经症、人际关系困难,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婚姻家庭关系异常、亲子关系异常、职业适应困难等各类心理障碍。

  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门诊心理睡眠科),周四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五楼特需门诊);周二上午(固生堂东山门诊)。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成立于2005年,建科14年来,发展迅速,诊疗病种全,综合服务能力强,全国影响力大。专科目前拥有临床医生9人,心理治疗师3人,年门诊人次超过30000人,纯中医药治疗率接近95%,有效率达80%以上。

  心理睡眠专科针对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及一些疑难杂症。并调整人际关系不良、亲子关系异常、学习障碍、青少年适应障碍、婚姻关系异常等。

  科室临床诊疗过程重视躯体治疗以及心理治疗,根据个体需要,治疗方案高度个体化。有选择性结合中药汤剂、针灸、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开展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睡眠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沙盘治疗、针灸等特色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突出。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名医访谈】春暖花开!运动开始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