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胎期心净病的症状有哪些

  在发绀型先心病,平时即有缺氧及发绀,妊娠期外周阻力低,发绀加重。非发绀型、左至右分流的先心病孕妇,若因失血等原因而血压下降,可致暂时性逆向分流,即右至左分流,从而引起发绀及缺氧。

  妊娠期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心脏病伴有的静脉压增高及静脉血液郁滞,易于并发栓塞症。血栓可能来自盆腔,引起肺栓塞,使肺循环压力增高,从而激发肺水肿,或使左至右分流逆转为右至左分流。若为左右心腔交通的先心病,则血栓可能通过缺损而造成周围动脉栓塞。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从怀孕开始至分娩后数周内,母体可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从妊娠第10一12周开始心排出量升高,仰卧位时于妊娠第20一24周达最高峰,比未妊娠妇女休息时增长30一40%,产后两周恢复正常。妊娠期心跳速度比未妊娠妇女要快,在近足月时每分钟可增加十次左右,怀双胞胎时增得更多。血容量于妊娠第6-10周开始增加,至第32-34周达最高峰,较未妊娠时增长30-50%。

  如果患者可以继续妊娠,则患者应根据医嘱并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进行孕期保健,以患者自身以及胎儿的安全,避免心脏病病情加重。最值得强调的是患者应密 切进行产检,如果患者处于妊娠20周以前,则应按照每2周一次的原则进行检查,如果在20周以后则应选择每周一次,及时观察心脏功能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早根据医嘱进行住院治疗。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肪及富含铁、钙等食物,以少量多餐为原则, 不可一次太多,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患者在整个孕期体重增加最好不超过10千克,以减少心脏负担。另外,在16周以后,每日的食盐摄入量约在4~5克。并选择多吃蔬菜水果,以防止发生便秘。

  此外,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适量的进行运动,不可过急过燥。足够的休息,每天至少在十个小时,中午休息1~2小时,并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如果没有足够的休息,很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患者应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注意保暖,并积极治疗有可能导致此病的诱发因素。在妊娠36~38周时,患者应根据医嘱提前入院待产。

  1、及早控制感染,妊娠期的任何小手术和外伤均应及早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对预防心力衰竭有重要作用,全面做好预防妊娠期心脏病工作。

  2、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早孕期最好每两周去医院检查1次,妊娠20周后应每周检查1次。加强对孕妇心脏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的监护,尽早住院分娩。或医生的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3、摄取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80克,少摄糖类食品。食用铁剂或含铁丰富的食品,如猪血、瘦肉及豆制品。妊娠后期可口服硫酸亚铁,以维持血红蛋白正常水平。

  4、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孕妇活动后咳嗽或夜间咳嗽,白昼好转者,常为心力衰竭的先兆表现,切不可判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而延误治疗,也是有效妊娠期心脏病的预防方法。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标签:疾病常识

上一篇:胎儿肾积水怎样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