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抽筋,不是缺钙竟是这种病?

  小时候总听大人说,晚上腿抽筋都是因为缺钙。那么,抽筋真的是因为缺钙吗?应该如何预防和避免呢?

  人们常说,抽筋是缺钙引起的,尤其是老年人,因为吸收功能减退,更容易发生抽筋,这似乎成为缺钙引起抽筋的依据了。

  其实不然,抽筋的确可能与缺钙有关,但如果平时饮食均衡,而且身强力壮却经常抽筋,就得好好思考除缺钙以外的其他原因了:

  过度运动且身体疲劳容易出现抽筋,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老年人。因为长时间的过度运动,会导致肌肉在短时间内持续收缩,肌肉的无氧运动会形成大量的酸性代谢产物。这些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就很容易刺激小腿抽筋。

  当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血栓时,会导致肢体的血流不畅,无法及时带走肢体代谢的废物,而容易导致抽筋。

  人体大量出汗时,大量的水分和钾、钠、镁等电解质也会丢失,造成人体的内环境失衡,也容易发生肌肉痉挛。

  如果长时间保持在某种姿势睡觉,或者在冬天被厚重的被褥压迫,可使下肢的血液回流受阻,也会造成酸性代谢产物的积聚,时间长了也可引起小腿肌肉的抽筋。

  从理论上说,肝脏功能的下降、甲减、甲状旁腺疾病、运动神经元疾病或服用了某些降血压、降血脂的药物以及其他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抽筋的发生。

  老年人由于胃肠道功能减退,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因此,应该补充钙剂,可以通过药物,也可以通过喝牛奶,多吃豆制品来补充。

  避免超出平日运动量的运动,尤其避免长时间的走路。如果运动量增加了,应该在睡觉前用热水泡脚,以促进乳酸的吸收,减少晚上抽筋的可能性。

  2018年7月,发表在《家庭医学年鉴》的一项法国和瑞士学者进行的对照研究发现,酒精消耗与60岁以上患者夜间腿部抽筋之间密切相关,提示减少酒精消耗有助于预防抽筋的发生。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每天吃三片醋泡姜,坚持下去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