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拿水果当晚餐,小伙突然病重住进ICU!原因竟是……

  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小茅就是一个水果爱好者,在他看来水果不仅能提供日常所需的营养,还能让他“偷个懒”。

  “早餐、中餐都在单位解决,下班回家我就吃水果。”小茅说,自己来杭州下沙工作,平时一个人住。因为嫌做晚餐麻烦,最近一个月来他全靠水果当晚餐。

  “两根香蕉能抵一顿饭,哈密瓜既能解渴又能补充能量。”自以为聪明的小周,就这样用这类糖分含量较高的水果替代了1个月的晚餐。

  “医生,我不行了!”急诊室里小茅虚弱地对医生说,自己头晕、口干、恶心。医生赶紧对他进行了各项检查。经过检查,小茅血液中血糖含量达79.98mol/L,是正常人的10多倍。血液PH为7.05,呈较严重的酸性。根据各项检查指标判断,小茅得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经过3天的治疗,他的情况才逐渐稳定下来。”重症监护室里的王医生说。小茅的身体各项指标趋于稳定后,被转入内分泌科普通病房进行下一步治疗。

  “离开监护室前小茅问我,爱吃水果怎么就要遭这么大罪?”对此,王医生解释,吃水果肯定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不过像小茅这么个吃法并不提倡。

  “用水果替代晚餐,可能引起人体内的营养摄入不均匀,再加上小茅喜欢吃的水果,糖分含量十分高。他每天晚上所摄入的糖分,远远高于一顿晚饭的摄入量。”王医生说,这样极度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就诱发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同时,他也提醒市民,吃水果时要有个度,对于含糖量较高的水果不能一下子吃太多。此外,不建议市民采用水果替代正餐的方式减肥。

  想减肥,第一步应当从了解肥胖开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主管专家介绍,判断人体肥胖有三个维度:

  1.人体BMI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按中国标准来对照,BMI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体重、24.0~27.9之间为超重、大于28.0的则为肥胖。

  3.人体体脂肪率: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当男性体脂>25%、女性>30%就是肥胖一族。

  参考上以上三个标准,我们不仅可从外形上判断是否肥胖,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检查判断人体内脏脂肪是否超量。现在,在医院的体重管理门诊,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检查,还可以帮助你分析人体的脂肪占比、肌肉含量甚至是内脏器官的脂肪含量,让减肥更有针对性。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素之一,每天给我们的身体源源不断的能量。碳水化合物也可以理解为“糖”,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食物中。正常人体通过糖分获得能量。如果天天糖分(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超过自身的日常所需,碳水化合物会变成大量的葡萄糖,肝细胞便会将过剩的葡萄糖转变为脂肪储存于体内,从而导致了肥胖。

  因此,想减肥,饮食的基本原则是“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和脂肪”,主要目的是“减脂肪”。减少摄入碳水化合物来阻断葡萄糖对人体过多的能量供给,从而动用自身的脂肪,通过燃烧脂肪供给能量实现减肥的目的。

  节食、光吃水果蔬菜、只吃粗粮……天天跟着人家喊减肥,但在减肥过程中,这下面的减肥误区你踩中了几个?

  减肥期间,晚餐摄入的能量应占一日总能量的 30~35%,对于坐办公室的女生来说,晚餐至少也要吃掉 400 千卡。

  看起来,好像制造了近 300 千卡的热量缺口,但是长期这么吃,碳水化合物不足,蛋白质严重缺乏,必需脂肪酸也可能供应不上:肚子填不饱,营养缺乏,减肥的力气要从哪里来呢?

  肉类食物可是膳食中最最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一点荤腥都不沾,就意味着我们会很难吃够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有多重要?它不仅能够提升饱腹感,降低餐后血糖反应,对于肌肉的合成也十分关键。

  如果长期缺乏蛋白质,影响到了基础代谢,就会慢慢变成易胖难瘦的体质。一旦走上这条不归路,再想瘦下来,可就真是难上加难了。

  减肥,只不过是需要我们告别“多余的”脂肪。而这些“多余的”脂肪主要来自于:烹调油、甜点、零食还有肥肉。

  也就是说,对于天然存在于鱼、肉、蛋、奶、坚果中的脂肪,其实不必心怀戒备。倒是蛋糕、饼干、炒菜用的油和肥肉需要适当克制。

  但是尽管脂肪少了,精制糖却比普通酸奶多了很多,一瓶下肚就是 200 大卡,相当于又多吃了半碗米饭。

  轻断食的正经名字叫间歇性断食,这种方法被写入了 2016 年发布的《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中。

  也就是说,你的日历以后会变成这样:「吃吃吃饿吃吃饿」或者「吃吃饿吃吃吃饿」或者「吃饿吃饿吃吃吃」……

  试想一下:一天只让吃一顿,饿得前胸贴后背,拿还有力气挤地铁、挤公交、骑车、走路上班?不上班哪来的钱买吃的?没钱买吃的怎么能做到轻断食?

  所以,轻断食这种看上去很美好的方法,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了,反正 99% 的可能会失败,何必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呢。

  肉到见人方恨多,于是总是有人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瘦下去,于是去尝试“21 天减二十斤”、“13 天减十五斤”这类速度非常夸张的减肥法。

  但是!快速减重,掉的多半是水分和蛋白质,至于你真正想要减掉的肥肉,其实没减多少,都还好好地在身上待着呢。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同仁132周年科普 天寒受冻,退热大法到底哪个靠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