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分娩镇痛吗?

  产痛是绝大多数女性都要经受的疼痛,其疼痛程度往往让人不愿再回想。怎样才能减少生孩子的疼痛,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人体神经像树枝一样分散到全身各个部位,这些神经负责人体各部分疼痛的传导。我们脊柱中间的神经相当于树干。医生采用精巧的技术手段将一根细小的导管放到树干周围,间断地注入药物,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这样就能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这也是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分娩镇痛做法。

  这根管子特别重要,我们还需外接一个计算机控制的注射泵,当产妇感到疼痛不适时,她自己可以随时自己按压按钮给药,达到个体化的止痛效果。

  此外,这根管子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如果产妇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剖宫产手术时,医生可以通过此管给予麻醉药,很快起效进行手术。

  因此,很多病情较复杂的产妇,可以行分娩镇痛,一方面缓解疼痛,另一方面便于紧急时刻直接麻醉立刻手术,为母儿健康保驾护航。

  理论上有感染、出血、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然而实际上上述情况鲜有发生。有人认为,产后腰痛可能与椎管内穿刺相关,实际上自然分娩的过程中,腰骶部肌肉强烈而持久的收缩,极易引起相应肌肉、筋膜的水肿、炎症,导致神经性疼痛。产后哺乳也容易导致腰背疼痛,因此产后腰痛与分娩镇痛操作关系不大,产妇更应在产后应充分休息,促进腰肌及盆底肌筋肉恢复。

  硬膜外镇痛属于局部用药,药物剂量很小,吸收入血的剂量更少,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反应。此外,初乳对对药物的转运能力特别差,即便是静脉用药,其母乳内药物含量也只占母体总量的2-4%。所以,硬膜外用药也不会影响哺乳。

  分娩镇痛和硬膜外麻醉都经过硬膜外导管给药, 主要区别是药物种类和药物浓度不一样。手术麻醉用药浓度更高,麻醉程度更重,产妇下肢是暂时没力气活动的。

  理想的分娩镇是让产妇痛觉消失而运动保持正常,在分娩过程中,可无痛或仅有轻微疼痛,能自由活动和配合用力,称之为“产妇自控可行走分娩镇痛”。

  这种先进技术已经成为我院分娩镇痛常规,我们5年来数千例的临床实践证明,“产妇自控可行走分娩镇痛” 不仅能提高产妇和产科医护的满意度,而且无一例出现感染、硬膜外血肿及脊髓损伤等并发症。就连麻醉与疼痛医学科及产科医生和护士分娩时,都积极要求分娩镇痛,足见这种方法的优势。

  以往的做法是第一产程宫口开两指后行分娩镇痛,理由是这样可以不延长产程,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主张产痛一旦出现就立即开始镇痛。这样不仅更人道,而且只要管理得当,并不会延长产程。我们现在正在实施后一种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羊水栓塞或子宫破裂等产科突发事件中,已经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可在无需任何其他有创操作的情况下直接给局麻药,接受手术,可大幅缩短麻醉时间,极大地提高母婴抢救成功率。此时,镇痛导管被称为“救命管”。

  正因为如此,现在还主张对很多高危产妇(比如,疤痕子宫的试产,子痫前期,病理性肥胖,心、肝、肾功能不全等),在还没有出现产痛时超前置管,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预计分娩镇痛在国内会加速普及。我国发达地区的经济水平已经可以支撑分娩镇痛较大规模的开展,国家的开放政策也无疑会影响我国分娩镇痛的推广。

  大量研究证明, 分娩镇痛不仅可以减轻产妇痛苦,而且可以减少胎儿缺血缺氧发生率和降低剖宫产率。医改政策,特别是合理的医疗价格改革将对分娩镇痛的普及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麻醉医生人手不足是我国分娩镇痛的另外一个主要障碍,低廉的收费和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使得公立医院无法为分娩镇痛项目配备专职的麻醉医生。

  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是麻醉医生24小时进驻产房,原因是专职产科麻醉医生是母婴生命安危和优质服务的重要保障,他们已经成为实际上的产房重症(ICU)医生。我们团队正在克服重重困难,实现麻醉医生24小时进驻产房。

  有产妇们担心镇痛药对胎儿有影响,正如前面所述, 分娩镇痛采用局部给药,而且剂量和浓度都很低。根本不足以对胎儿造成影响。当接受剖宫产手术时,麻醉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远比分娩镇痛多, 因此,就麻醉药物对胎儿影响而言, 分娩镇痛要远优于剖宫产术。

  而且分娩镇痛时胎儿经过产道挤压,有利于其呼吸道、消化道羊水的排出,能明显改善胎儿的状况。至于分娩镇痛导致产后腰痛的说法,缺乏证据支持。理论上讲,产后腰痛的元凶主要是肌肉及神经的过度牵拉。

  尽快让我国广大产妇在无痛苦中有尊严地享受生子的快乐,已经成为我们医务人员乃至社会的迫切任务。

  安建雄,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导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美国匹兹堡大学麻醉与疼痛医学系助理教授(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专业学组副组长, 国际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协会中国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疼痛康复联盟副理事长。《三氧医学中国行》、《电休克与神经刺激中国行》创始人,1997年开始从事分娩镇痛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近年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

  伍建平,医学博士,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麻醉与疼痛医学科主治医师,分娩镇痛项目负责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秋水仙碱治疗痛风要注意什么?医生提醒:忽略这三点,小心会中毒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