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收藏夹】不同动物肝脏啥区别?一张表「解剖」它们的营养真相

  《生命时报》全新推出“表哥收藏夹”栏目,用一张表把身体一眼看穿,让疾病一扫而光,将健康一键收藏。

  爆炒羊肝、熘肝尖、法式鹅肝……动物的肝脏有一千种花样做法,它们烹饪出的独特口感和风味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然而,“内脏含大量污染物”“多吃内脏容易中毒”等言论甚嚣尘上,肝脏在深受吃货们追捧的同时,也给人带来困惑。

  猪肝、牛肝、鸡肝、鸭肝、鹅肝……它们之间有什么营养区别?到底吃多少才算合适?一张表格告诉你答案。

  总体来说,肝脏几乎是自然界当中营养素最全、最丰富的食物了。但由于肝脏是生物体中胆固醇合成的场所,因此,其胆固醇含量较高,通常是瘦肉的3~4倍。

  值得注意的是,当动物肝脏功能下降或有毒有害物质摄入较多时,就会在肝脏蓄积,所以吃动物肝脏要考虑安全性。

  一般来说,大型动物,如牛、羊等,生长时期较长,因此肝脏中积累的有害物质较多,尤其是牛肝,要少吃。相对来说,鸭肝和猪肝的安全性稍高一些。

  动物肝脏应选择经过检验检疫的合格产品,红褐色、光滑、有光泽、质软且嫩的产品质量更好。烹调时一定要煮熟炒透,以确保食用安全。

  食用量要控制,以猪肝为例,建议每周1~2次,一般总量不超过100克。如今,食物日渐充裕,大家也可以通过摄取禽、畜、鱼等食物来满足营养需求。

  此外,动物肝脏的蛋白质、矿物质等含量较高,其代谢产物要经过肾脏排出体外,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可能引发肾结石、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疾病,因此,肾功能不全及痛风患者也不宜食用。▲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一个月内4位明星得癌症去世,医生:癌症高发,跟5个坏习惯有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