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李银花来自航空总医院,是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基地的轮转医师。2018年9月,她来到高压氧科。作为医生,她系统地学习了高压氧专业知识,作为患者,她亲身体验了高压氧的治疗效果,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从医患双方体验了高压氧。
说实话,刚进科的时候我对高压氧可谓知之甚少,主要是知道高压氧能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还有就是听说之前有轮转的小伙伴用高压氧治好了自己的口腔感染。至于究竟什么是高压氧就不知道了,更别提高压氧都有哪些治疗原理,哪些适应证了。
高压氧治疗是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呼吸纯氧(朝阳医院常规选用2个大气压),它可以显著提高肺泡内的氧分压,增加血氧和组织氧含量,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代谢、恢复脑功能,促进伤口愈合等,有利于提高机体整体防卫功能,消除疲劳并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高压氧适用于各种缺血缺氧性疾病,例如一氧化碳中毒和其它中毒性脑病、突发性耳聋、缺血性脑病、颅脑损伤、脑出血恢复期、昏迷与植物状态、减压病、骨折及愈合不良、整形或植皮术后、牙周炎、血管性头痛、亚健康失眠等等。
我最近饱受牙周炎困扰,通过学习我知道了牙周炎主要为厌氧菌感染,而高压氧治疗恰好可以有效抑制厌氧菌。再加上我有间断发作的偏头痛,所以就向带教老师们提出了体验申请。她们先是为我讲解了进舱的注意事项,还贴心的为我准备了做吞咽动作的糖块、消磨时间的书籍,还有减压时舱内温度下降需要添加的衣服,令我很感动也很感激。
因为高压氧舱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刚开始我还是有点小紧张的——担心不能适应舱内的压力。但是想到舱内还有陪舱的医护人员,我又感到很安心。
1.进舱后先是升压的过程,舱内压力缓慢升至2个大气压,大概持续25分钟,此时会有双耳鼓膜受压的不适,类似乘坐飞机降落时的感觉,为避免气压伤及鼓膜,需要配合做吞咽或捏鼻鼓气动作,不适即可缓解。
2.升压后就是吸氧的过程,持续约一个小时,佩戴面罩自然呼吸即可。此时舱内很安静,双耳鼓膜也已经适应了舱内的压力,只听得到呼吸的声音。因为手机不允许带入舱内,所以看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最后就是减压至正常大气压后出舱,过程大概半个小时。减压时舱内有点冷,穿上老师提前准备好的衣服,身心都暖暖的。整个过程持续约两个小时。

出舱后的第一感觉是神清气爽,还有点饿,看看表其实才十点半(捂脸)。左耳鼓膜还有些不适,下午就完全缓解了。一整天我的精力都很充沛,下午还轻松通过了医师定期考核的考试。写下这篇感想时,我的牙周炎症状已经有了明显改善。
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既有效又新奇的体验,让我从医患双方的角度都有所收获,可谓一举两得了,在此由衷感谢高压氧科的老师们!
目前高压氧科常规治疗压力为2个大气压,就是在大气压的基础上再额外增加1个大气压。这样说,可能大家还是不明白究竟是多大的压力,那就换个说法吧:就是相当于潜水到十米左右的压力。

其中加压时因鼓膜内外压力不平衡,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耳痛等不适,可以采用李银花提到的做吞咽及捏鼻鼓气动作等来改善。其他方法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