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部电影的名字来形容急诊医生的工作状态,“速度与激情”再恰当不过——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速度和不受长期疲惫工作影响的工作激情。虽说每种职业都各有各的辛苦,但急诊医生的辛苦,超乎你的想象。

节假日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对于县医院来讲,却是挑战更多压力更大的时刻。忙,是宁城县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医生左凤仁2018年节假日的一个关键词。
这天晚8点,左凤仁准时来到医院值夜班。因为白天忙着把身体不舒服的岳父从村里接到县城,已经晚8点了,左大夫还没有吃晚饭。
晚饭必须吃,这是他从晚8点到明早7点半整个大夜班的体能“充电站”。趁着没有患者来就诊的空档,左大夫找了同事白海峰帮忙盯着急诊室,在医生值班室匆匆忙忙吃了一份饺子。
2011年乡镇卫生院改革,左大夫从宁城县的乡镇卫生院调到宁城县中心医院,定岗在急诊。7年的急诊经验,让左大夫早就摸清了急诊患者的就诊规律。“今天晚上还算平静,一个是因为过节,比较忌讳来医院看病;一个是现在农民都在忙着收秋,没功夫来医院看病,能忍着就先忍着,等忙完这一阵再说。”“急诊就是忙一阵,忙过那一阵就能轻松点。不过,急诊要是忙起来,也忙够呛(北方方言,此处意为很忙)。”
果不其然,晚8点40分左右,急诊室来了一位84岁老人。经过听诊、量血压和做心电图后,左大夫马上电话心内科医生会诊。会诊后,老人被安排到心内科治疗。急诊与心内科紧凑的配合,让心梗患者的治疗时间更有保障。左大夫说,老人是急性心梗,病情很严重。但医生不能把这种严重紧张的氛围传导给患者,要让患者放松。
晚9点25分左右,左大夫又接诊了一名中年男子,因服用治疗胃病的药物后饮酒产生不适。该男子不是很安静,不舒服的呻吟在2两白酒和1瓶半啤酒的酒精作用下,让急诊室的气氛变得很紧张。
醉酒、打架,是医院急诊比较怵头的接诊情景。患者和患者陪同人员情绪上的不稳定,很有可能让急诊医生受到无辜的伤害。这类事件也经常出现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
一句嘹亮的难以入耳的叫骂,还是从这位中年男子的嘴里冲了出来,喷向了男子的妻女。紧接着,男子不配合治疗,且骂声不停。医院保安的出面,自家妻女的劝阻,清醒后的男子离开了医院。这位男子也成为这一晚给我印象最深的患者。

宁城县中心医院急诊中心一共有13名医生。在夜班安排上,需要急诊出车医生1~2名,急诊门诊医生1名,急诊病房医生1名。白海峰是这天的出车值班医生。
在秋收时节,急诊出车并不是很多。晚10点20分左右,白大夫接到120调度室的呼叫任务,一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需要救护车前往急救。迅速准备好急救箱后,一名出车医生、一名院前急诊护士和救护车驾驶员就出发了。

开出去一半的路程,120调度室发出消息说,对方取消了救护车使用,改成自行驾车前往医院。驾驶员接到命令后即刻返回医院。
中秋时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宁城县已经秋风瑟瑟,当晚的最低气温达到8摄氏度。返程后的驾驶员小哥刚刚到值班室倒了一杯热水,还没来得及喝一口,就又接到出车任务,还是之前的那例低血糖患者。晚10点28分,再次出发,非常顺利地找到患者位置,接上患者和家属,返回医院。


救护车快到医院的时候,驾驶员会按喇叭提示院内的同事做好撩门帘、推车等准备工作,以便不浪费急救过程中的时间


驾驶员小哥今年30岁,有一个4岁多的孩子。在急诊中心工作的6个年头里,他有5个除夕夜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为此,老婆严重地“警告”他,今年过年一定要回家。
宁城县中心医院是一所三级乙等医院。急诊不急、急诊不强也曾是困扰这家医院乃至整个宁城县的“卡脖子”问题。为此,加强急诊急救体系建设被纳入到全县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中。
1998年的时候,县急救中心只有3台救护车和一部电话。2004年,建立了指挥系统,配置了3部电话和17辆救护车。到2012年,有救护车21辆,GPS定位导航、3G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旋转云台都配置齐全,能实施遥控调度指挥现场抢救。坚实的急救网络建设也为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创伤中心的成立和运行提供了保障。
驾驶员小哥告诉我,宁城县每年都会组织本县内最高规格的卫生应急综合演练。“我们的急救水平在赤峰市乃至内蒙古都是非常有名的。”
今年8月19日是第一个中国医师节。宁城县中心医院在这一天准备了一场“首届中国医师节暨第二届宁城健康节科普晚会”。对于这个第一个专属于医生的节日的回忆,白海峰大夫只用“忙”来概括。“那天全院都非常忙。那天正好有一名患者需要抢救,晚会上有表演任务的医生和护士表演完后都急忙往医院赶。”
白大夫还告诉我,急诊科的团建也非常有科室特点,“急诊上一个电话就把大家从团建的饭桌上或者KTV包房里都召回医院。所以,我们的战斗友谊很深厚。”
急诊之外,医生们也喜欢讨论一些话题。左大夫说,在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那几年,让不让孩子学医是同事们非常关心的话题。“众筹一名学医的大学生是那几年同事们非常疯狂的想法,将来我们老了,好有人给我们看病。”
虽然,去宁城的路并不方便——开车从北京到宁城需要4个小时,中间还需要在北京密云区的太师屯服务区吃一回饭,以便补充能量。
这个大夜班,左大夫并不清闲——为过生日喝了3瓶白酒的年轻妈妈醒酒,为7例输尿管结实的患者止痛……一位输尿管结石的患者需要住院取石,却因为跟朋友约好了外出打工而犯难。临到下班的时候,又接诊了一位心梗患者,还是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转诊到心内科。

醉酒且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虽然急诊医生们已经见怪不怪,我却是第一次遇见。急诊中心主任李树祥说,这都是小儿科,还有比这更厉害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