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庭国庆相约出游,结果因给孩子带不带iPad,互怼到分道扬镳!

  这两户人家的孩子同龄,同在杭州一知名民办小学三年级。以前两户人家曾一起出游过一次,朋友圈里晒晒合影啥的,感觉关系挺不错,这次国庆本来相约去海南的。

  可就在出发前两天,两户人家中的王爸在群里说带上iPad,这样就可以不用管娃,自己在海边晒晒太阳,喝喝茶了。

  另外一户人家的李妈就怒了,说:“上次跟你们出游,你们带iPad,搞得我们家儿子在家不玩游戏,出去每天玩好几个小时游戏。”

  王爸赶紧辩解说,他们儿子以前在家也不玩游戏的,只是“出去放松嘛,给他带一个,这样我们大人也轻松”。

  那么出去旅游到底应不应该带上iPad,在家长群里做了个小调查,结果发现,说不带的大概占40%,说要带的占60%。至于带和不带的理由,大家各有说法。

  要带的家长认为,出去玩,有大量的碎片时间,比如坐车、船、飞机以及各种等候的时间,孩子大人都很无聊,可以用iPad打发下时间。

  站不带队伍的家长认为,带孩子出去玩就是为了走万里路长见识的,带着iPad,孩子沉迷其中,里面的游戏声光电效果那么好,很容易吸引他们,让他们对大自然的山水失去兴趣,结果失去了带娃出去的意义。如果一起去的人家是带iPad的,我也不想一起去,毕竟孩子很容易受影响,要选教育理念一同的人一起出游。

  李妈的观点没有错,孩子们总是比较缺乏自控力,iPad一类的电子产品又对他们充满诱惑力,很难保证在有一个iPad在手边的情况下,他们是否还能配合家长的安排进行游玩。想想家长花了好几千带着孩子来到另一个城市甚至另一个国家,孩子却不愿意认真地感受和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宁愿捧着个iPad玩游戏,几天下来根本没有收获,家长的确是听生气的。

  而王爸的观点也很常见,不少家长多少都有这样“图方便”的想法。既然是度假,不能只有孩子们娱乐、休息,家长们也需要放松,也想要属于自己的时间,这个时候iPad就成了最好的“救星”。只要有一个iPad,孩子们就能在酒店房间里老老实实地待一下午,家长们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何乐而不为呢?

  双方的观点都有自己的道理,很难判出个是非对错。其实,iPad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工具,可以用来玩游戏,也可以用来学习、开拓眼界,就看你怎么用了。我们不反对家长用它来暂时“解脱”自己,不过要有度,如果完全把孩子交给iPad,那你又有什么价值呢?

  郭老师说:在旅途中,有很多等待的时光,等飞机、等火车、排队等待入场,如果没有电子产品陪伴,确实会让孩子觉得很无聊。

  另外,现在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小孩子太喜欢玩ipad,每天得空就抱着不撒手,不是看动画片就是玩游戏,不仅影响视力还不爱和人交流。有什么办法減少或者限制小孩子对iPad的依赖呢?

  1、观察他喜欢什么,给他寻求替代品,让孩子在绘本中也能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成就感是我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2、在iPad里为宝宝下载的都是两分钟一部的动画,方便控制她的观看时长。在iPad上装一些电子书,让宝宝觉得看书和看iPad好像也差不多。

  3、满足孩子好奇心,给小孩子讲有趣的故事,最好是带小孩去户外探索、旅游、踏青的时候附带上相关的故事。

  1、我们可以把视线从孩子身上移开,而关注到自己身上,因为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先规划好我们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学习的“场”,自然而然会影响到孩子,也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2、可以与孩子做个约定,可以玩ipad,但是需要购买玩iPad的时间,货币就是用学习时间来换取玩的时间。

  比如可以学习1个小时,换取玩1个小时玩的时间,这个比例视情况而定,而且每次学习和玩的时间都要记录下来。

  1、阶梯性奖励。一天不玩奖励多少,一个星期不玩的奖励多少,时间越长奖励越多。一到再玩,奖励从最低级别开始。

  3、养成记日记的习惯。记录经历过的趣事,培养凡事观察,思考的习惯,还提高了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事实上,当孩子在生活中寻找不到兴趣和成就感时,就只能在游戏中寻找。让孩子不沉迷游戏的方法,就是陪伴孩子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成就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姑娘,听说你的子宫有「毒」?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