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向来是人们的头等大事儿,小餐桌代表着中国人的大世界。那么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让我们跟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公布的大数据,来具体看下。
食物的种类繁多,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素及有益膳食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除供6月龄内婴儿的母乳外,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及全部营养素,只有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因此推荐我国居民每天的膳食应食物多样,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和油脂类等,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本部分介绍2002—2012年中国居民谷薯类、蔬果类、禽畜水产蛋类、奶豆类、烹调油、烹调盐等食物摄入状况,推荐摄入量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标准人指18岁从事极轻体力活动的成年男子。

2012年中国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充足,薯类、新鲜蔬菜、水果、奶类、杂豆类、水产类食物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烹调油、烹调盐摄入量远高于推荐量。

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为337.3克,较2002年略有所减少。城市基本稳定,农村有所下降。
推荐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粮谷类食物200—300克,其中全谷物、杂豆类50—150克。根据每标准人日推荐量(275克)计算,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基本达到推荐量,农村居民高于推荐量。

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薯类摄入量为35.8克,较2002年薯类食物摄入量下降了13.3 克,农村下降明显。

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蔬菜摄入量为269.4克,其中深色蔬菜89.4克,与2002年相比,城市有所上升,农村有所下降。
推荐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蔬菜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1/2及以上。目前我国居民蔬菜摄入量达不到推荐摄入量,且深色蔬菜不到摄入量的一半。

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水果摄入量为40.7克,与2002年相比,无论城市、农村均略有所下降,城市降幅高于农村。

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禽畜肉类摄入量为89.7克(其中猪肉占71.7%),水产类为23.7克,蛋类为24.3克。2002年相比,城市禽畜类摄入量有所下降(但猪肉有所增加),农村禽畜类摄入量有所增加,城乡差距减小;城市、农产类摄入量均略有降低;蛋类摄入量基本持平。
推荐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禽畜肉食物40—75克,水产类40—75克,蛋类40—50克。目前我国居民禽畜类食物摄入已超推荐量,而水产类和蛋类远低于推荐量。我国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仍然以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肉为主,应增加水产类和蛋类食物物的摄入。

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奶类摄入量为24.7克,与2002年相比,城市有所下降,农村略有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大豆及大豆制品摄入量为10.9克,坚果为3.8克。较2002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大豆及大豆制品摄入量均略有下降,坚果类食物摄入量基本持平。
推荐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大豆及坚果类25—35克,目前我国居民大豆及坚果类食物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

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烹调油摄入量为42.1克,较2002年基本持平,其中植物油有所增加,动物油有所降低。
推荐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烹调油25—30克。目前我国居民烹调油摄入量远高于推荐量,55%的成年居民烹调油摄入量超过推荐标准(30克/天),应加大减油行动力度。

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烹调盐摄入量为10.5克,较2002年有所下降,农村降幅大于城市。
推荐一般成年人每天烹调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目前我国居民烹调盐摄入量远高于推荐量,65%的成年居民都超过了推荐标准(6克/天),高盐摄入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加大减盐行动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