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肺结节莫纠结!仅5%为恶性,专家告诉您如何应对。体检报告上这样写着:“左肺下叶外带磨玻璃样结节,边缘欠清,无毛刺征,内部密度均匀,直径约6mm。建议前往专科就诊。”
肺结节是肺里直径小于3cm(厘米)的病变,按照我国的诊断标准,肺结节中直径小于5mm(毫米)的称为肺微小结节,直径5~10mm的称为肺小结节。
而肺结节又可以根据密度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纯磨玻璃结节。可以把这三者略微夸张地想象为实心球、棉花包裹着的实心球和棉花球。
因为CT上发现的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有研究表明,患肺结节的人群中仅约5%为恶性。但也绝不能因此对肺结节掉以轻心,尤其是对肺癌高危人群来说,肺结节为恶性的可能性会升高不少。
但实际上,肺结节的评估、良恶性鉴别是一项非常专业、依赖经验且困难的工作,需要多维度综合判断,因此发现肺结节后应前往呼吸科或肿瘤科就诊。
专科大夫会根据肺结节的影像学结果和患者的其他情况,评估结节恶性风险,并视风险和条件,进一步完善肿瘤标志物、高分辨薄层CT、PET-CT、非手术活检直至手术活检等检查,以明确结节的性质。
患者应认真听取专科医生的建议,并保存好每次检查的影像资料(X线片和CT胶片,若有影像光盘则更佳),以供复查时比对。
肺结节的性质几乎是固定不变的,观察只是为了进行良恶性鉴别。就好比区分一粒种子是萝卜还是青菜,最简易的方法是等种子发芽,但青菜的种子无论如何也不会变成萝卜种子。
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困难时,动态随访观察变化是创伤小而有效的鉴别手段。尤其是磨玻璃结节往往进展缓慢,动态观察并不会耽误病情,无须过度焦虑。
如果因焦虑而自行增加复查频率,非但对诊断没有意义,反而还增加了CT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提高了放射诱发恶性肿瘤的风险,有害而无益。
针对性质尚不明确的肺结节,目前没有确切的治疗手段。但作为肺结节的患者,还是有许多可为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