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频繁抓耳朵,家长怎么办?

  宝宝频繁抓耳朵,家长怎么办?,“医生,我家孩子总是挠耳朵,您看这耳朵都抓烂了!”,有这种诉求的家长不在少数,在门诊也会遇到因为孩子耳朵痒来院就诊的,尤其是一些低龄宝宝,说话不仅不清楚,还又哭又闹,这小手抓起来也挺有劲,那是什么原因造成宝宝频繁抓耳朵呢?

  1.外耳道耵聍栓塞,正常人耳朵会产生一些分泌物,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不同的耳朵,耵聍的性状都是不一样的。大部分人的耵聍呈干性的,像小碎片一样,它会在我们的咀嚼动作中,自行脱落。所以绝大多数人的耳朵都是不需要去掏的,但是也会有一些人,耵聍呈现油脂样外观,会糊成油性耵聍,这种耵聍就很难通过咀嚼动作自行脱落到耳道外,因此“这种耳朵”可以选择定时清理。

  2.耳道进水、进奶,婴幼儿耳道、耳窝内可能会出现较多的黄色粘稠物质,而且隔夜后臭味明显。因为孩子可能会有吐奶、溢奶、侧身喝奶等情况,会有可能从颊部引入耳窝,从而出现孩子“耳道流脓”。小儿眼泪、洗澡、游泳等耳道进水,导致小儿耳内残存物流出,误认为出脓。一般夜间无异常哭闹可选择先擦净、观察。

  3.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因为进水、创伤、反复掏耳等因素出现的外耳道炎症,此为外耳道皮肤、皮下组织的感染性疾病,较为常见,可能出现耳周,甚至更大范围的感染。

  4.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容易分辨,患儿会发热、哭闹不止,甚至出脓性分泌物。分泌性中耳炎,隐蔽性较强,可影响听力,如发现听力反应迟钝,从速就诊。

  2.观察耳廓、耳窝、耳道口是否有红肿、耵聍、湿疹、有分泌物等。当然,耵聍本身可有多种形态:片状、块状、粘稠状;颜色也是多样:黄色、淡黄色、土褐色、灰色、甚至有凝血块或者类似凝血块。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大便“前面干硬,后面软粘”?可能是身体出现3个问题,对号入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