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技术整合治疗,MTT治疗肺癌新时代,昨日《医师报·洪武时间》第十一期如期开播,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呼吸介入领域内的多位知名专家来跟大家分享
相信大家对癌症多学科治疗(MDT)模式已经很熟悉,那么MTT治疗模式是什么?对临床又有哪些指导意义呢?
王洪武教授从肺癌的双靶向治疗、影像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癌的多技术整合治疗等多个方面向大家做了详细阐述。
他表示,要想真正为患者解决痛苦,有时往往凭借单一的方法或手段,作用是有限的。因此,要打破传统的多学科治疗(MDT)模式,可采取多技术治疗方案(MTT)的模式,这样才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介入中心主任肖越勇教授认为,肿瘤微创个体化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新模式,多技术治疗方案是一种人性化、理性化和最优化的治疗模式,特点是不开刀、创伤小、并发症少、定位精确、治疗安全。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李晓燕医生表示,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结合应用,对于有严重并发症的肺癌患者,局部治疗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可使患者获得全身治疗的机会,进而延长生存期。对于局部晚期或晚期肺癌患者,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有协同作用,并可使患者生存获益。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才擎教授向大家分享了经皮穿刺热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并表示消融患者是否做支气管动脉栓塞与患者基础情况,肿瘤大小、血供、供血血管解剖位置等相关联。适合做支气管动脉造影且血凝指标正常的巨块型肿瘤患者,原则上应消融和动脉内化疗、栓塞同时进行。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沈观乐教授则通过众多危重疑难病例,向大家阐述了支气管镜下热消融、冷冻等多项技术的临床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病中心邹珩教授也向大家分享了多年临床经验:光动力治疗的不良反应,均在Grade-1-2级,程度均属轻微至温和,辅助中药治疗,可明显减轻并发症。
“一次给药,多次照射”,照前清理坏死物质,照射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中央气道较大的瘤体:建议先削瘤后再照射基底部;叶段支气管的病变可直接插入瘤体内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