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帮 北京首个肺癌早筛早诊门诊开诊!符合这些条件,最好定期做检查?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我国肺癌仍呈持续上升趋势。美国、荷兰、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数据提示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早期诊断,能降低肺癌的死亡率达20%及以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高危患者进行肺癌早筛早诊能发现更多的早期患者,提高治愈率,降低肺癌的死亡率。
10月19日,北京胸科医院肺癌早筛早诊门诊正式开诊,每周一到周三上午8点到12点,权威专家为大家提供肺癌预防、早筛早诊计划和相关咨询服务。这是北京市首个肺癌早筛早诊门诊。
专业数据显示,早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能够达到近80%,而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8%—10%。由于肺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的特点,因此80%肺癌患者发现病情时,已经进入晚期。这就是肺癌疾病的特点,正因如此,肺癌的早筛查、早诊断,非常关键。哪些人需要做肺癌早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肺癌早筛早诊门诊的专家给出两条选项。
如果您未满50岁,但具有以下危险因素,也需要提高警惕,专科就诊咨询:吸烟或二手烟、吸烟史、氡暴露、特殊职业暴露、其他癌症病史、直系亲属患肺癌、肺部疾病史。
比如,今年刚满50岁,却已经抽了30多年烟的王大爷需要进行筛查;今年60岁,已经戒烟很多年,但曾经吸烟超过30年的张大爷也需要进行筛查。
如果自己不抽烟,但家庭成员有抽烟的,或者有家族史,建议这类人中50岁以上的人,每年做一次CT检查。如果您自己不抽烟,家里也没有抽烟的和家族史,也建议50岁以上每年做一次CT。
对于大家对CT辐射的担心,专家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CT检查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辐射量在变得越来越低,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影响。
在疫情期间,凡是住院的患者和陪同家属都需要做核酸检测以及CT筛查,这让陪伴老伴儿在医院做心脏支架手术的王大爷捡回一条命。
因为在王大爷入院筛查新冠肺炎的CT片上发现了问题。CT报告显示:右肺磨玻璃结节,大小0.8cm,恶性肿瘤不除外。等张阿姨出院后,王大爷讲述了CT报告的事情,也立马找到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的专家,得到的答案是,根据年龄和吸烟史,建议手术。果不其然,术后病理报告显示:原位肺腺癌,但因为是早期,不用放化疗,只用切除病灶就能痊愈。
王大爷的经历还只是冰山一角,据多家医院的数据显示,在筛查新冠肺炎CT时发现了很多早期肺癌患者,让他们得到了及早的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是北京市唯一一家胸部肿瘤的专科医院,是北京肺癌诊疗中心,在北京市市属医院中年收治肺癌患者量最多,肿瘤内外科、放疗、影像、病理等在肺癌诊治方面位于北京和全国前列。牵头北京市卫健委的“北京市肺癌基线调查及早期防治策略研究”,是北京最大的肺癌基线研究,纳入北京6个区县3万例人群,筛选出近8千例高危人群,筛查出的可疑人群和早期肺癌患者经胸科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会诊,均得到了最佳治疗模式,在肺癌早筛早诊早治方面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