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医药 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有了新标准,近十年来卵巢癌五年生存率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近日,搜狐健康在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潘凌亚教授沟通这个问题时了解到,“妇科第一癌”卵巢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沉默杀手”,其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且逐年增加,而死亡率却高居首位 。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预后差已经成为影响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的最突出问题。如何打破患者复发困境、延缓复发和延长生存是当下临床急需迫切解决的重点。
据了解,过去三十年,传统的卵巢癌治疗方案是以手术和化疗为主,缺少有效的后续治疗方案,即使是经治疗获得完全缓解后,仍然有70%以上患者会在等待中复发,大部分卵巢癌患者需要接受二线乃至多线治疗。但随着复发次数增加,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会逐渐缩短,累积的毒性也随每个周期增加,铂敏感最终转变成铂耐药。因此,潘凌亚教授告诉我们,临床上强调要尽量延长卵巢癌患者的“无铂间期”,也就是患者完成化疗后到再次复发的间期或者不再复发的时间,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的了解,卵巢癌的治疗有了新进展,多项PARP抑制剂关键性研究结果推动临床进展,维持治疗成为延缓复发的新突破。最初,PARP抑制剂的研发基础是基于BRCA基因突变产生的“合成致死效应”,因而过往其研究设计和临床应用通常限于BRCA突变患者。近两年来,临床上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在进行标准治疗后接受维持治疗已经成为延缓复发的重要手段,但在一线维持治疗领域,由于先前PARP抑制剂单药仅有证据证实降低晚期卵巢癌中BRCA突变患者的复发风险,而这部分患者仅占15%—25%,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新诊断的患者来说,先前一线维持治疗被认为能够作用的人群有限。临床亟需有效的创新药物作为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尤其是非BRCA 突变患者,如BRCA野生型、HRD阳性等,仍然存在巨大的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过去的9月份,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尼拉帕利用于晚期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新适应症,成为目前中国及全球唯一获批用于卵巢癌全人群一线维持治疗的PARP抑制剂。这意味着,无论患者生物标志物状态如何,新诊断的卵巢癌患者在经过传统的手术和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可接受PARP抑制剂的维持治疗,帮助延缓复发,为近十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的卵巢癌 5 年生存率的提高带来了新希望。
潘凌亚教授谈到,近几年来,国家通过对创新药的优先审评审批,不断加快疗效确切并且临床急需药物的上市速度。作为国内首个国家1类新药PARP抑制剂,且用于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的维持治疗,改写了国内卵巢癌治疗格局。“由于维持治疗需要长期用药,患者用药不仅要考虑疗效,也要注重耐受性,维持治疗用药通常应该具备高效、低毒、方便等特点,目前尼拉帕利在临床的应用均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
据了解,这种治疗方案,国际权威的《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和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的《卵巢癌PARP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均已进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