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问8答,儿童流感疫苗接种问题看这里!

  8问8答,儿童流感疫苗接种问题看这里!,疫苗是预防一些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疾病,或造成严重并发症的疾病,或因为疾病而诱发原来疾病加重。这些疾病的本身或者并发症可能致残,甚至死亡。哪怕发生率只有1%或者1‰,预防的就是这1%或者1‰的可能性。

  如果流感仅仅是造成发热,咳嗽,流鼻涕甚至是肺炎等情况,而不会造成严重的情况,那么,这个世界上是不会有流感疫苗的。就像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普通感冒疫苗一样。

  毕竟流感是每年造成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和25万-50万死亡病例的相对严重疾病,而对于个体来说,发生的概率都会有,尤其是那些建议接种的高危人群。

  处于急性疾病期间或最近患过急性疾病者是按计划接种疫苗还是推迟接种,取决于病因和疾病的严重程度。除个别研究外,大多数临床研究证实健康儿童和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接种疫苗后抗体阳转率无差异。

  轻症的急性期疾病(例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急性中耳炎和急性鼻窦炎)在儿童时期很常见。

  中度或严重感染性疾病者通常应该推迟接种疫苗,待恢复后再接种疫苗,可以避免疫苗的不良反应和原有基础疾病的叠加,也可以避免将基础疾病的临床表现错误地归咎于疫苗接种。[1]

  中度和重度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脑炎、脑膜炎、心肌炎、严重腹腔感染、严重泌尿系统感染等,对此类疾病患儿在疾病好转前暂缓接种疫苗。在疾病好转期,如有疫苗接种需求,建议前往免疫接种咨询门诊评估情况,决定是否接种。疾病完全恢复后,可以接种疫苗。[1]

  主要表现为局部反应(接种部位红晕、肿胀、硬结、疼痛、烧灼感等)和全身反应(发热、头痛、头晕、 嗜睡、乏力、肌痛、周身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通常是轻微的,并在几天内自行消失。

  虽然目前有少数的非常小的低质量的文献报道认为,服用抗生素后,可能减低流感疫苗的免疫反应(文章发表在2019年的cell杂志中),但是这种是否有临床意义,目前并不清楚,还没有成为共识。[2]

  今年四价流感疫苗换了三个毒株,仅仅保留【B/Phuket/3073/2013 (Yamagata系)】类似株。三价流感疫苗则全部换了毒株。

  哺乳期的妈妈也是优先接种人群,为什么?因为你需要跟孩子接触,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孩子的保护。

  不但哺乳期妈妈要打,家庭其他成员都应该打,对于那些不能打疫苗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木桶保护效应”。

  而流感疫苗接种并不会影响母乳,对婴儿是安全的。而且,在哺乳期间接种流感疫苗的女性会产生抗流感的抗体,这些抗体可以通过母乳传送给婴儿,为婴儿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1]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指南·标准·共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十二—感染性疾病与预防接种

  ◆刘华医生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后于2010年获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硕士学位。

  ◆在加入北京和睦家医院前,刘医生在天津市儿童医院(血液科)工作,轮转于儿内科各科,包括新生儿科、呼吸科、消化科、肾内科、神经科、免疫科、血液科、内分泌科、心脏科、急诊科及手足口病房,能够独立完成腰穿、骨穿、胸穿等基本操作,协助完成胃镜、纤维支气管镜和肾穿刺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科普创新月】孩子长个儿的误区,您中招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