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关心过这“屁”事儿么?,畅销书作家吉姆·道森,他写了三本关于“屁”的书,包括畅销书《Who Cut the Cheese? :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Fart》(译本:尴尬的气味──人类排气的文化史),虽然他只是一个好莱坞作家,但他自称为 fartologist (屁学家),故名思议,就是研究屁的科学家。
屁的成分是多种多样的,里面含有超过400种气体,但是99%的气体是没有气味的,例如59%氮气、21%氢气、9%的二氧化碳、7%甲烷和3%氧气。
其中还有不足1%是由微量的其他化学物组成——比如硫化氢和氨气,这些化学物会散发出令人难以忍受的刺激性气味,一亿份空气中只要有一份此类气体,人们就能闻出;如果国防部能将这些化学物浓缩成一种气体化合物,那么我们甚至可以不需要核武器,就能造成大规模杀伤了。
事实上,每个人的“屁”,都是独一无二的,其成分都是不一样的。科学家用直肠肛管收集了6名健康女性和10名健康男性的屁的成分,进行详细研究发现,不同的人屁里主要成分有很大的不同是:其中7人以二氧化碳占最多,6人以氢气占最多,3人以氮气占最多[3]。
我们在吃东西吞咽、嚼口香糖、通过吸管喝水或睡觉时,吞下的空气。主要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这也是“屁”的外源成分,占“屁”来源的25%。
我们的结肠中存在大量的无害的有益菌,对体内酶无法消化的食物的进行分解。主要产生氢气和一些甲烷,它还可以含有少量的硫化氢。这是“屁”的主要的内源成分。占“屁”来源的75%[2]
1998年, Levitt 的研究小组利用直肠肛管,对6名健康女性和10名健康男性,在4小时内的屁的成分的详细研究[3]:
屁里主要成分是:氢气,二氧化碳,甲烷,氧气,氮气,其中7人以二氧化碳占最多,6人以氢气占最多,3人以氮气占最多。
屁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等,所有受试者“屁”中都含有氢气,最大的氢气的释放量超过0.5升,有4人的“屁”中含有甲烷。
虽然,臭屁中主要是由于硫化氢(臭鸡蛋味)、甲烷乙醇(腐烂菜叶味)和的二甲基硫醚(大蒜样臭味)等引起的,但这三者含量非常少,加在一起,平均每个屁的含量只有50ppm( 即0.0050%)。
类似的,另外比较详细的研究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兰德维克威尔士亲王医院的研究[4],记录了60名男性和60名女性,在160天里的饮食和放屁次数,结果显示:
放屁的次数和摄入食物中纤维的含量呈正性线性相关——摄入的纤维含量越多,屁的次数也越多。女神们放屁少,可能跟她们纤维素摄入少有关系。
喝啤酒并不会让屁增多,但是可能让屁更臭(不知道为什么)。研究者还让受试者主观记录自己的屁的臭味程度,发现男性的屁比女性更臭(当然,研究者认为,也许是女性并不愿承认屁臭而已),
因为儿童肠道活动活跃,又由于哭闹,运动吞入更多的气体,估计放屁次数只会比成人更多,但谁知道呢!?
当食物蛋白质含量较高(如肉类),屁中硫化氢、吲哚和氨气的含量升高,此时屁有明显的臭味;当食物淀粉含量较高(如薯类),屁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此时屁量明显增多。因为二氧化碳的增加量明显大于硫化氢、吲哚和氨气等,而且气压增大时,放屁的气流速度也增大,放屁的声音也就更响,但是二氧化碳没有气味,所以有“响屁不臭,臭屁不响”和“响屁不臭,闷屁臭”的说法。[5]
红薯 :含有气化酶,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吃红薯,响屁多”,但多而不臭,绝对是有道理的。
白萝卜:含有大量膳食纤维,淀粉酶和木质素,有助于疏理肠气作用,而白萝卜含有大量的有机硫磺化合物,经肠道细菌分解,产生特殊臭气,俗称“萝卜屁”。
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医院新宿病房曾报道,一名正在进行宫颈的激光手术的30岁的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放屁,引发火灾,导致病人的衣服和大腿严重烧伤。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调查,手术期间手术室里没有易燃材料,证实火灾确由患者放屁引发。
另外,还有一个国外报道,在医院的一次肠道手术时,因电手术刀工作时短路产生电火花,使肠道内溢出的屁发生爆炸,还炸掉了一段肠子。
所以,手术前的禁饮禁食,肠道手术时,甚至还要吃泻药、灌肠,其另一层安全意义还在于防止“屁爆炸”。
但美国宇航局确并没有当作玩笑。要知道,若在航天飞船上,宇航员放屁就引起火花,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为此,美国宇航局还专门设立课题,划拨经费,对屁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摄食何种食物,才能使宇航员在飞行的过程中少放屁,以防患于未然。
细菌对食物的产气反应因人而异,但产生“屁”的最大成分是其中的含糖量和种类,尤其是以下四种[6]:
果糖:一种可溶性的膳食纤维,低聚果糖被认为是重要的益生元(即双歧因子),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直接到达大肠。另外软饮和水果饮料中也会有果糖添加。
乳糖:牛奶的天然甜味成分,也可以添加到面包和谷类食品中。成年人肠道中的乳糖酶水平比较低,所以无法被小肠消化吸收的乳糖,在大肠中则被细菌分解出大量气体。
棉子糖:(Raffinose,结构式为:α-D-半乳糖-α-D-葡萄糖-β-D-果糖),它属于一种难于被肠道水解的低聚糖,人类肠道缺乏水解它的α-半乳糖苷酶,因此它就成了肠道细菌的“美食”了,被细菌发酵成大量的氢气、甲烷和其他气体。在豆类,花菜、西兰花、卷心菜、芦笋等蔬菜比较多。
山梨醇:存在几乎所有的水果中,这种难以消化的糖也被用作饮料和无糖食品中的人造甜味剂。不含糖的口香糖、糖果、苏打水和任何其他看似甜饮品都容易使肠道产生气体。
没有证据表明高蛋白和高脂肪饮食会导致肠胃胀气的增加,从理论上讲,蛋白质可能会使“屁”更难闻。
但是,脂肪和蛋白质会使胃肠道对食物的排空时间延迟,所以食物在肠道被细菌腐化的时间更长而产生更多的气体。
乳糖不耐受,据说中国成年人95%以上存在乳糖不耐受,没有足够的酶来帮助他们消化牛奶和奶制品中的乳糖。吃奶制品会引起严重的不适、气体、肿胀和腹泻。
麸质过敏症,症状包括肿胀,腹痛和排气增多。患有麸质过敏症的患者无法消化含有小麦麸胺蛋白的食物。包括小麦、大麦、黑麦,还有燕麦。
产屁食物头把交椅豆类当之无愧。这是因为,豆类含有相当多棉子糖(如上述),特别是黄豆、海军蓝豆、黑豆、利马豆、蚕豆、扁豆等,一般吃豆子后过数小时或者第二天你就会为吃它付出“代价”。
如西兰花、卷心菜、花椰菜、甘蓝等,大多数十字花科蔬菜含有大量纤维素和棉子糖,以及含有大量的硫化合物,这就会在肠道中,产生更多的气体及硫化氢,让屁多而臭。
如果在慢慢地进食并彻底咀嚼,可以让它在胃和小肠中消化的更加彻底,减少未分解食物到达大肠中的量,大肠中细菌产气的主要场所。
这些燕麦全麦等,其中果糖含量很高,同时还有麸质有时候可能会造成一些麸质敏感型的个体,造成肠道的胀气症状加重。
因为含有大量的乳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小肠中的水解乳糖的乳糖酶逐渐减少。所以,成人乳糖不耐受非常常见。
发现没有!我们大多数健康食物都会产气,所以,不要嫌弃“屁”,它是我们肠道健康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事实上,如果觉得“放屁”尴尬,并不是需要将这些食物从食谱中剔除,因为我们健康离不了它们,而是减少“放屁”最好的办法是做一些饮食习惯的改变。
随着大量的科学研究的深入,“臭屁”的主要物质——硫化氢(H2S),完美的从一种“毒气”蜕变为,被认为是身体内第三个气体信号分子重要生物学递质。近年来,我们对H2S生物化学、信号机制和生理作用的认识取得了重大进展。
硫化氢(H2S)是一种内源性气体递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参与调节神经系统、心血管功能、炎症反应、胃肠系统和肾功能。硫化氢(H2S) 被认为对肺动脉高压、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力衰竭、消化性溃疡、急慢性炎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勃起功能障碍等疾病具有治疗潜力。
目前,H2S在不同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正在研究中[10]
在英国医学杂志(BMJ)2001年的一期中,利用1/3的版面记录了一位澳大利亚医生的轶事,这是名叫卡尔. 克鲁兹尔尼奇(Karl Kruszelnicki)在一次电台中告诉听众的故事[11]。
一天,一名护士无意中问道,如果她在无菌的手术室里面放屁,会不会有病菌会污染到正进行手术的手术台上的病人,最终导致病人被感染。
医生被这个简单的问题问住了,于是决定设计了实验来验证一下,人类放屁是否带有细菌,或者仅仅是臭气而已。
卡尔医生让他的同事,在无菌的环境下对着相距5厘米细菌培养皿放屁,一组:不穿裤子对着培养皿放屁;另一组:穿着裤子对着培养皿放屁。然后,在培养箱中培养这些培养皿,第二天再检测培养皿上是不是有细菌的生长。
结果是,在不穿衣服的条件下,对着培养皿放屁,培养皿中长出两种常见于肠道和皮肤的细菌,但是其实都是肠道和皮肤的益生菌。
今年4月时,一位澳大利亚医生在推特上发了一个帖子,提出放屁能传播的距离,比我们通常的社交距离标准要远得多。并开始担心放屁能够传播新冠病毒的可能。
同时,新冠病毒在无症状感染者的大便中可以检测到,并且在暴露后长达17天的无症状个体中也可以检测到的证据,而且很大比例的新冠病毒患者存在肠道症状。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开发表的证据证明“放屁”能够传播新冠病毒,但是并不代表,一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