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是真减了肥肉,还是体脂没减反伤身?,刚开始运动一两个月到两三个月的时候,很多人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好事,说明身体的代谢能力正在提升。
由于梨形遗传身材的女性下半身肌肉充实,也容易积累皮下脂肪,因此减掉臀部和大腿的围度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下半身的脂肪无害健康,所以无需担心。
对于一个原本体重没有超重肥胖的人来说,精力改善,腰围没有增加,腹部还变平了,那么体重增加并不是坏事。用俗话说,就是「气血足」,用科学语言来说,是代谢率上升了,这也是好事情。
一种情况是原来肌肉量实在太少,或者曾经有过节食减肥,曾经营养不良,饿着也瘦不下去,那么先要经过这个阶段,通过补充营养,同时适度运动,改善体力,把代谢率提上去,才能重新开始新的减肥。
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体重上升,看起来却不显得发胖的中间过程。要耐心。等精神好了之后,再适度增加运动,或者略减一点脂肪和主食,就可以缓慢变得更苗条。
另一种情况是虽然运动了,但食量也上去了。假如原来确实有超重情况,那么这时应当反思自己是否吃得过多。只要去掉饮料、零食、酒类等,再略减一点炒菜油和主食,就可以看到体重下降。
民间俗话说,背薄一分,命长三分。其实不是说背上肌肉少好,而是说肩胛部位的皮褶厚度比较薄,这意味着体脂率低,内脏脂肪少,代谢功能好。
如果你穿胸罩的时候能勒出来很深的沟,说明你的体脂率高,内脏脂肪多,这不是好事。通过运动,即便体重不下降,也消耗了内脏脂肪,减少了躯干部位的皮下脂肪,生理年龄变得年轻。
另一方面,腿粗臀圆,说明肌肉充实,营养状态好,三高风险小。早有研究证实,大腿的皮下脂肪无害健康。近期还有研究发现,大腿太细容易患上高血压。臀部变得饱满,臀肌发达,也是全身肌肉充实和营养状况良好的一个指征。
这是代谢变差的一种表现。体重的下降,可能是来自于肌肉和水分的流失,也可能是因为脂肪的减少。减脂肪难而慢,减肌肉易而快。
平日运动基础很差的人,突然上大运动量,或者高强度运动,容易出现运动伤害。严重时甚至出现横纹肌溶解症,出现酱油色尿和肾脏损伤。也有多项研究发现,长期过度运动而营养不合理,反而会增加营养不良,甚至促进动脉硬化,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运动之后肌肉有点酸胀没关系,但不能到严重疼痛甚至麻木的程度。要以自己运动之后不觉得困倦,第二天神清气爽、精神很好为准。如果变得特别容易疲劳,那就是运动过量,或者吃得太少营养没有跟上。
每天疲劳不堪的状态,是不会让人成功减肥的。因为这时身体会自我保护性地让你日常减少活动欲望。虽然有了专门锻炼,但不锻炼的那些生活时间当中,实际能量消耗反而变小,抵消了你运动的成果。
这时的解决方案是略降低运动量,多吃一些食物。不仅蛋白质要够量,特别是主食要增加一些,会让你明显感觉到体力改善。这是因为你疲倦时通常意味着身体能量不足,肝脏负担加重,维生素 B1 供应不够。谷类食物可以同时解决及时提供能量、不加重肝脏负担、增加维生素 B1 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