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我省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近日,省卫生健康委、省人力社保厅、省中医药管理局根据《浙江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十百千”人才工程(杏林工程)》《浙江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经过层层遴选,我院陆氏内科陆拯主任中医师入选省第二批“浙江省国医名师”,李亚平和鲁盈主任中医师入选省第七批“浙江省级名中医”。
1938年1月出生,浙江湖州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陆氏内科主任中医师。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第二批浙江省国医名师,浙江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师承宋代翰林御医陈沂(陈木扇)第27代名医陈立功先生、著名中医学家朱承汉先生、著名中医文献学家马继兴先生。历任《浙江中医杂志》主编、浙江中医杂志社社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浙江省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会副主任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日本陆拯汉方医学研究会顾问,在国内外中医界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陆拯从医60余载,临床经验颇丰,理论研究卓越,屡创新说,包括“毒证四层辨证法”、“天癸病四至辨证法”、“内伤病激发脾阳观”、“热病护养胃阴观”、“气病论治体系”、“症状证候辨治体系”、“中药生制异用研究”等,对中医毒理学说、天癸学说、脾胃学说、气病学说、症状证候辨治研究、中药生制异用研究等方面造诣精深。他还曾应邀去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讲学,并在日本以其姓名为名,专门成立了研究会,以研究他的学术思想。临床精于内伤杂病、外感热病,通晓中医内科、妇科和儿科,擅治脾胃病、心脑血管病、肺系病、肝胆病、情志病、风湿病、恶性肿瘤、妇科病、产后病、小儿科等各科疑难杂症。目前已出版学术著作30多部,包括《毒证论》、《天癸病论与临床》、《脾胃明理论》、《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反佐药对》、《症状辨证与治疗》、《实用中医气病证治》、《近代中医珍本集》(共14分册)、《本草全录》(共6大集)、《本草必读丛书》(共10册)等。先后获国家、省部级等科技成果奖和优秀图书奖10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中国图书奖1项,优秀奖1项。
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院科教部主任、中医药传承创新办公室主任,为陆拯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1984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内科学硕士学位。先后师从国医大师朱良春及全国名老中医胡荫奇、范永升、陆拯、郑源庞等名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常委、内科分会委员、风湿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情志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从医35年,坚持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学习传承历代名医、各位导师和前辈名家的临床经验,注重应用中医创新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善于总结临床经验,在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疑难危急重症方面具有独特的诊疗技术,在业内及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在临床方面主攻心血管病、风湿病、情志病等各种内科疾病的中医诊治,对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衰、中风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痛风、失眠、郁病、焦虑以及各种疑难杂症治疗有专长。注重医德修养,发扬“大医精诚”的传统医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对每一位患者都做到细心诊疗,热情服务,受到患者广泛好评,多次被评为医德医风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先后主持省级和厅局级课题10余项,成果获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出版《古今中医辨治精要丛书》《高血压中医保健》《常用中药配伍与禁忌》等专著10余部。
主任中医师(二级),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级名中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病风湿科科主任。1985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1999年—2001年留学法国巴黎第七大学Bichant医学院。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常委、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肾病分会常委等职。《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浙江医学杂志》《临床肾脏病杂志》编委和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鲁盈从事中西医结合肾病和风湿免疫病临床和科研工作34年,对疑难危重病症具有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获得2017年度“同德年度人物”荣誉称号。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技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等课题20余项;在《Hypertension》、《J Am Soc Nephrol》、《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风湿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著作3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