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毕业,擅长中医内科诊治,包括各类胃肠道疾病,慢性咳嗽,失眠,风湿免疫类疾病及亚健康状态调理。
很多温州人都说自己很容易“上火”,只要吃点偏热性的东西就会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脸上长痘痘、大便干硬等,于是就会吃些清热药“降火”。因此,各种清热中成药甚至抗生素成了很多家庭的备用药,一觉“上火”就吃几片。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动不动就“上火”,动不动就吃寒凉降火药的人,为什么有时候越吃清热药,“上火”却越顽固,而且吃后胃往往不舒服?
对此,市中西医中医内科中医师黄佳杰表示,“上火”是民间的俗称,中医理论将其归作热证。它分为实火与虚火,两者完全不同。如果用不恰当的方式去火,自然解决不了问题。
黄佳杰医师介绍,实火通俗来讲就是体内热气偏盛,人们吃了含热气的食物,食物中的热气进入体内,散发于外,表现出来的就是咽喉疼痛、长痘痘等“上火”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吃清热降火药治疗是对症的。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两者相互依附,互为根本。当阴阳不平衡的时候,阳气太盛的时候,有时并不是真正的阳气多了,而是“阴”不足,依附于“阴”上面的阳气相对亢盛而浮于上,表现出了“上火”,而这就是虚火。这时候不应该清热而应该滋阴降火,如果再盲目吃清热药显然治不了本,就如同抱薪救火,薪不尽,火自然不灭。
一般来说,虚火容易发生在阴虚体质的人身上。这类人往往比较瘦,两边颧部通常是潮红的,手心、脚心容易发烫,舌头比较红,舌苔偏少,经常会口干舌燥,或干咳少痰,或双眼干涩,或潮热盗汗,这些情况说明可能出现了虚火。
这类病人平时可以经常吃一些桑葚、牡蛎肉、甲鱼、鸭子、百合等滋阴食物。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地服用知柏地黄丸、左归丸等中成药,让身体达到阴阳平衡。
而实火则因为在不同的脏腑,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身体部分的症状。面对不同部位的实火应采取相对应的去火方式。
表现为容易口干,口发苦,眼睛发红,睡眠质量差,脾气急躁,甚至头痛,且头痛部位以两侧痛为主,太阳穴痛等。
准备小茶包,取蒲公英根9g,菊花3g,金银花3g,桂花3g,碾碎后,做成金桂菊茶,热水冲泡代茶饮,可反复冲泡2-3次。
针对不同部位的上火可以选择针对性的去火方式,但降火药如果过量使用则容易损伤脾阳,引起胃寒,导致胃不舒服。这就是温州人常说的“上膈热下膈凉”(上膈指心肺,下膈指胃)。
黄佳杰医师提醒这种情况吃药要特别注意,药物或代茶饮要在吃饭半小时之后再服用,而具体的用药则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服用。
中医的辨证识质需要经过复杂的望闻问切,自己若分不清上火的原因还是要及时去医院请专业中医师来诊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