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风湿科大夫都遇到过类似的患者,每当遇到上述情况,我总要让患者坐下,花些时间跟他们好好普及知识,甚至“恩威并施”,让他们真正认识痛风,并接受它,好好控制尿酸。
在临床工作几年,遇到医从性最差的患者差不多就属痛风患者了。随着痛风发病率的升高和愈来愈年轻化的趋势,以及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普通大众对痛风已经不再陌生。为何痛风的患者医从性差,而且老是反复发作?
1.痛风患者通常合并代谢异常,常见于体型偏胖的患者,该类人群往往自制力较差,医从性也差,有自己的想法或主见。
2.痛风急性期发作有自限性,有时口服点止痛药甚至不服药过几天便可缓解,故初患该病的患者并不重视,发作次数多了便习惯了,而且更加自信,认为该病并不严重。
3.患者对于痛风疾病一知半解,认为通过“百度”就了解了痛风,甚至听从网上部分网友的建议,认为该病无法根治或者无需特殊治疗便能好转。
4.部分患者相信偏方,对医院及医生有“偏见”,结果服用偏方后痛风石愈来愈多,肾功能出现异常,病情愈来愈难控制。
5.很多痛风患者就医时有自己的“主见”,门诊医师时间紧迫,无法一一解释,通常再次复诊较少,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很少再次就诊降尿酸治疗。
1.建立慢病管理制度非常重要,社区、风湿科应该建立痛风性关节炎的慢性病管理,对痛风患者进行登记,定期举办痛风健康科普讲座,定期电话随访。
②获得性生成过多,包括两个方面:内源性尿酸增高(即体内嘌呤分解代谢)外源性尿酸增高 (即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
④痛风晚期: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痛风石增多、增大,肾结石发展、肾功能明显减退、慢性肾炎、肾衰竭等。
3.痛风与高血压、糖尿病类似,都属于慢性病,高血压有降压目标,糖尿病有降糖目标,而痛风也有降尿酸目标。故降尿酸一旦开始,通常需要终身维持,把尿酸水平控制在达标水平。血尿酸水平应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对于有痛风发作的患者,其血尿酸水平需控制在300μmol/L以内)。
4.血尿酸水平不是越低越好,通常不能低于180μmol/L以下,因为有研究发现尿酸能防止氧化应激,过低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5.得了痛风并不一定要完全吃素,因为很多研究发现,如果痛风患者血尿酸维持在达标水平以内(300μmol/L以内),缓解期适量进食牛羊肉、海鲜等嘌呤较高的食物也是可以的。
6.最重要的一点,痛风患者一定要听从医生建议,缓解期也要进行规律降尿酸治疗,定期到门诊复查,不要等到急性发作再去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