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养老困境:20年后,谁来照顾我的晚年?

  听着残酷,但是现实确实如此。从客观上来说,在60、70后这两代,孩子的数量多,多数家庭是以父母为圆心,分散在不远的地方。到了这把年纪,工作也都压力不大,基本都会有一个子女留在老人所在的城市,照顾老人。

  而80、90这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将来的工作,是竭尽所能,去到机会更多的地方,北上广深成了他们驻扎的城市。他们的工作性质,也不会像上两代人一样轻松闲适,生活的压力与日俱增。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父母怎么忍心再给孩子加上更重的负担?

  虽然离真正需要照顾还隔着好几年,但中年人对养老问题的感触比他们的父母更深刻,他们不仅要担父母的养老问题,还要为自己的养老做好打算。

  李姐的父亲今年81,老爷子身子骨还算硬朗,还能自己下楼散步,以防万一,身边还是离不开人。李姐和丈夫都有工作,兄弟姐妹远在外地,平日里忙得很。好在兄弟姐妹赚的不错,老爷子自己也有退休工资,就请了个护工帮忙照顾。

  但是好景不长,老爷子开始频繁挑剔护工的毛病,一会儿是饭做得不好吃,一会儿是护工放东西的时候手脚重,总之,想尽各种办法要把护工赶走。这年头护工多难找,李姐为了给老爷子找个合心意的护工忙的焦头烂额,连着试了几个月,李姐终于忍不住和老爷子吵了一架。

  老爷子一怒之下放话:“我就是不愿意让外人住在我家里,你们爱来不来,反正我现在还能照顾自己,你们看着办!”老爷子固执,李姐也没有办法,只能自己照顾老爷子,每天忙的像打仗一样。

  前两天卖保险的打电话给李姐,聊着聊着就谈到了养老社区的问题。卖保险的说,只要一年5万,等到李姐75岁,就可以享受住进养老社区的资格,不仅可以和几个老姐妹作伴,还减轻了子女的压力,总之说的天花乱坠。

  对父亲的事情深有感触的李姐一下就心动了,不管孩子怎么劝说,执意加入这个“养老社区”,还叫上了几个姐妹一起参加了这个“养老社区”。

  像李姐一样,面对养老“夹心饼”的中年人不在少数,选择养老院吧,一是条件好的养老社区对资金的要求不低,二是养老院的照顾虽然专业,到底不同于子女的陪伴更有幸福感。选择依靠子女又怕成为子女的负担,养老变成了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

  仔细想来,孩子之所以那么抗拒李姐和朋友去养老院生活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怕李姐是出于担心成为孩子的负担,怕李姐不如她自己说的,是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想和几个老姐妹一起打牌聊天,退而求其次才选择的养老院。

  住在家里,也不耽误李姐和姐妹们跳舞、旅游、打牌,为什么非要去养老院呢?养老院虽然是专业化的照顾,但真比得上自己的真情实意吗?万一去的养老院不好又怎么办呢?这都是孩子担心的问题。

  面对人口老龄化,养老越来越被重视,养老社区也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项目,政府也逐渐加强对养老社区的监督。

  脱离家庭情感牵绊来看,养老院是权衡下最不错的选择,这里说的养老院不同于以往脏乱的形象,是一个“新”的养老概念。在那里有着专业的医生护士,面对失能失智的老人还有专业的陪护。

  专业的营养配比和社区式的环境,不仅能让老人获得更健康的饮食,还能够促进老年人的交友,有的养老院还会组织开展广场舞、健身操、合唱团、书画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在满足社区老人日间照料的同时,兼顾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外出谋生、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少有和父母一起住,周末或者节假日回来看一眼,老人住在养老院其实就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居住而已,养老院又有什么区别呢?独生子女面对4个逐渐不良于行的老人家,又该如何分身?这种“新”式养老院或成为最好的选择。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宣武科普 血压测不准,可能是这4个地方出了“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