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学问 于康教授:肉鸡都是催熟的,柴鸡更营养?吃鸡必须知道5个真相

  不知何时起,鸡肉开始备受争议。一方面,激素、抗生素、禽流感时不时被提起,另一方面,柴鸡和肉鸡,鸡腿和鸡翅的优劣争论也一直存在。鸡肉是否真如传闻所说“不能吃”?几百块一只的柴鸡值得买吗?搜狐健康邀请著名临床营养学家、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对“鸡肉疑云”进行权威解答。

  从营养物质含量看,柴鸡、肉鸡营养成分相差无几,虽然生长周期长的柴鸡口感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会比肉鸡更好。

  单纯的追崇散养柴鸡未必是好事,因为散养的鸡所进食的食物很有可能得不到保障,无法追根溯源,并不能完全保证食品安全。

  很多速成鸡,小鸡从孵化出来,一直到出栏,可能只有40—50天的时间,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会用到激素。

  鸡肉做熟后,理论上不存在发生禽流感感染的风险。为什么呢?禽流感病毒对加热温度非常敏感,70摄氏度4分钟以上它就灭活了,如果加热到100℃,1分钟病毒就灭活了。

  而且,预防禽流感的关键,是前期养殖、采购、加工的阶段。只要到正规的地方买鸡肉,并且完全做熟后食用,鸡肉还是很安全的。

  鸡皮可以保护鸡肉的营养和味道不至于在烹调的过程中流失过多,烹调前保留鸡皮,可以让鸡肉更营养,更鲜美。

  鸡胸脯的热量是最低的,其次是鸡腿,再次是鸡翅,最后是鸡脖子。鸡爪基本谈不上热量,因为它所含的热量太少了。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宣武科普 头疼、胸疼、肚子疼忍一下就过去了?很多病根就是这么落下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