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多数都是抗菌药物,比如青霉素、红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匹胺、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甲硝唑等。
滥用抗菌药物的后果之一是细菌耐药,据国内某项权威调查统计,中国人人均挂盐水量为8瓶,人均抗生素使用量高于西方国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视这一问题,对自己负责,在面对抗菌药物时,应该遵循“三不政策”、谨记“三个问题”、做到“四个注意”。
1、不主动要求——就诊时不应要求医生开具抗菌药物的处方。抗菌药物是用来对付细菌的,只有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能发挥疗效,这需要医生的专业评估。
2、不自行购买——抗菌药物是处方药,一定要遵医嘱使用,更不可自行到药店要求购买抗菌药物。患者不论是得病后自行购买抗菌药物还是“充实”家庭药箱,都会埋下滥用抗菌药物的隐患。
3、不随便停药——一旦医生开出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患者应遵医嘱使用,切不可随便停用。不同的抗菌药物针对不同的细菌,有规定的剂量和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就要用足剂量和疗程,才能完全杀灭细菌。如果剂量不足或者疗程不足,都有可能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
虽然抗菌药物有潜在的诸多不良反应,但一旦确定是细菌感染,必须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有效治疗。患者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合理应用,会避免抗菌药物潜在的诸多危害,那么在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2、如果有肝脏、肾脏功能损伤的患者,应主动告知医生病情,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使用频次或者更换品种。
3、抗菌药物还存在抗菌谱的问题,不同的抗菌药物针对不同的细菌。患者不能因为曾经使用某种抗菌药物疗效甚佳,理所当然的认为一旦遇到感染就应该使用该药物。
4、许多抗菌药物达到最大的作用需要在用药72小时之后,也就是说用药3天后才达到最好的疗效。因此患者在使用1~2天认为没有明显疗效时不要随意停用或自行更改药物,建议使用3天后认为无效可再次就诊咨询医生或药师。
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应用,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才能保证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做到“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