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载深情 ▏邢奶奶:我是个老病号,要是没有武强。。。。

  二十五载,若以人譬喻,可以使往日的垂髫小儿、志学少年迈入成年,既散发成熟之魅,又如此朝气蓬勃!

  ▲2018年11月6日下午,住院医师朱波涛汇报,说90岁高龄的邢奶奶,手术后第二天就能坐起来并且可以下地活动了,李武强刚下手术,就专程来到脊柱科病房看望老人。恰逢老人从走廊散步回病房,“不用搀扶,走路有问题吗?”“你看我,很好啊!”老人大声地回答,在朱波涛大夫、常改荣护士长的陪伴下,她一脸笑意。

  前几天,邢奶奶在洗澡的时候一扭身,突然上身疼的受不了。邢奶奶说:“当时我一扭身,就感觉腰背部剧痛,不会动了,我女儿陪着我洗澡,就赶紧给我送出来。”

  扭住后,邢奶奶卧床休息了好几天,但疼痛始终没能缓解。邢奶奶的女儿看着老母亲心急如焚,于是带着她到三门峡武强中医院西院区检查,结果,原来是胸椎骨折了。

  “因为武强我跟咱医院的医生都熟悉的很。原来只是以为扭伤了,影像科尚大夫我也可熟,看完片子,说是胸椎骨折了,我真没想到是骨折这么严重。”邢奶奶的女儿也是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刻带着老母亲找到了最信任的李武强院长寻求最信任的治疗。

  经过检查,邢奶奶被确诊为第6、8胸椎压缩性骨折。看着躺在病床上忍受骨折病痛折磨的老人,李武强院长十分心疼。

  李武强院长说,不能让老人就这么躺着,一定要让老人重新站起来。现在,许多人存在认识的误区,认为骨折后老年人只能卧床休息、不能活动。殊不知,如果长期卧床,除可引起褥疮等局部并发症外,还有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脂肪栓塞综合征、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往往直接导致老人死亡。同时卧床期间骨丢失加速,骨质疏松加重,极易发生再骨折。

  考虑到邢奶奶已经90岁高龄,且有多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决定为其实施“骨水泥椎体成形术”。通过注入能让骨头支撑起来的“水泥”,将骨折的部位粘固、填充起来。

  手术在CT引导监控下,将穿刺针从骨折椎体的后方经过皮肤、椎弓根进入骨折的椎体,经确认位置无误后,调制适量“骨水泥”,注入骨折的椎体,待“骨水泥”凝固后,手术顺利完成,微创、安全、高效。

  术后第二天邢奶奶就能下床行走,邢奶奶高兴的说: 我这么大年纪了,原来想这次骨折后,以后都只能躺在床上了。没想到武强给我做完“骨水泥”,这么快腰就不疼了,还能下地走路了。武强的医术真是越来越高了,他培养的脊柱微创团队也是好样的,我们认识这么多年,真是缘分啊。 ”

  “我和武强一家啊,真是比亲戚还亲!”小编见到邢奶奶的时候,刚刚做完手术的她精神非常好,滔滔不绝地谈起了她和武强夫妇25年来,如何从医患深情一步步地转变为家人般的亲情。

  原来,25年前,年轻的李武强、吴伟夫妇在上阳路坡下开办了三门峡市第一所颈肩腰腿痛专科门诊。由于医术高超,服务态度又很好,周围的的四邻乡亲哪里疼了都喜欢去找他们看病。邢奶奶当时就住在街对面,因为身体不太好,成天去找武强夫妇看病、开药,一来二去,就成了熟人。遇到武强夫妇忙的顾不上吃饭的时候,邢奶奶就会做点面条端过去,看着他们吃完,才会心满意足的离去。遇到诊所不忙的时候,邢奶奶还会搬个小板凳来找武强夫妇聊天,越聊越亲,渐渐地,邢奶奶和武强夫妇的关系已经不止于医生和患者,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关心,互相惦记。此后,邢奶奶连着得了几次大病,也是武强夫妇跑前跑后、帮着联系专家、安排住院、亲自手术,让邢奶奶免于病痛折磨。邢奶奶的身体也如傲雪寒梅般,愈发康健。

  25年的医患深情,25年的守望相助,让非亲非故的邢奶奶和武强一家成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戚”。“我是个老病号,要是没有武强,没有小琴(吴伟),我早就。。。”成了而今已是鲐背之年的邢奶奶的一句口头禅,逢人就说,遇人就讲。

延伸阅读:

标签:健康知识

上一篇:胸闷、憋气?你需要知道这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